翻页   夜间
鸢语书屋 > 寒门荣耀(科举) > 第98章 解题
 
那么文靖安就要开始着手寻找这个主题。

《春秋》这本书, 抛开它记载史料的价值,单从语言、文采和情韵等方面来说,它跟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等史书相比是有差距的, 它就是单纯的事件记述,语言平淡, 缺失旨趣, 可为什么它能成为儒家经典?科举考试里边也唯独将它作为考试教材?

第一个原因当然跟孔子亲手编订有直接关系, 尊师重道,儒家正统嘛。

但另外的原因也不可忽略。

《春秋》自成书以后至今,它不是单独作为一本书存在的,而是形成了一个系统,历史上有许多对《春秋》做注释的经典,其中左氏、公羊和谷梁三家最为著名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和《春秋谷梁传》。

这三本书都对《春秋》加以注释, 就好像朱熹为了注释四书所写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一样。

那么文靖安从题目原句中找不到突破口, 能不能从原文的注释中寻找主题?

至少从目前来看, 这是唯一的突破口。

对于题目“十有三年春, 晋侯使郤锜来乞师”这句话,春秋分别如何解释?

《公羊传》没有注释。

《谷梁传》简单注释:乞,重辞也。古之人重师,故以乞言之也。

《左氏传》详细注释。

十三年春,晋侯使郤锜来乞师, 将事不敬。孟献子曰:“郤氏其亡乎!礼, 身之干也。敬, 身之基也。郤子无基。且先君之嗣卿也,受命以求师,将社稷是卫, 而惰,弃君命也。不亡何为?”

可以看到,《左氏传》将《春秋》原本一句简单的话做了大量的补充,将“鲁成公十三年春季,晋厉公派遣郤犫(xi chou)来鲁国请求援兵”,拓展成了一个含有警示意义的大段落。

译成白话文如下:

十三年春季,晋厉公派遣郤犫来鲁国请求援兵,(郤犫)处理事情态度傲慢。孟献子说:“郤氏恐怕要灭亡了吧!礼仪,是身体的躯干;恭敬,是身体的基础。郤子却没有基础。而且作为先君的嗣卿,接受命令而来请求出兵,想保卫国家,但却怠惰,这是不顾国君的命令,不灭亡还做什么?”

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综合来看,题目这句话肯定以《左氏》的注释为着重点。

到了这一步,考官的意图瞬间显山露水。

他不是要考题目本身,而是考题目背后的注释,也就是“礼仪”两个字!

郤犫失了礼仪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,导致他借兵失败辜负国君,他距离死亡不远了。

典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
文靖安在青莲书院和永宁县学学《春秋》的时候,李碧存和宋教谕都是会涉及到“三传”的,他们讲解春秋的依据就来自三传,问题是无论是李碧存还是宋教谕,他们对三传的关注度远远不及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那么多经典要背诵熟读,学生也难以面面俱到,由此可见科举考究内容极其庞大繁杂,这正是它的难处之一。

幸运的是,文靖安想到了这一层!

得益于历年的真题训练,他是接触过这种题目的,他想到了从《春秋》的注释入手。

不过他并非那种过目不忘的天才,对于《春秋》也只是熟读而已,不像四书能完全背诵,五经他和林宁宴等人都是注重理解,要是引申到关于《春秋》的注释,他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,他隐隐记得《左传》在题目这句话背后延伸了一个大段落,至于具体说的是什么,他一时间确实想不起来,只记得那个叫做郤犫的好像要死了。

为什么要死了?

文靖安百思难解,进入了瓶颈状态,就像前世做数学题,一个关键公式死活想不起来。

公式想不起来只是丢一道题目的分数,这里想不起来可就全完了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文章难写无主之题,这让他里生出一股焦躁,偏偏此时明远楼那边又敲响了辰正的钟声,这都已经八点了!

伴随着钟声敲响,贡院大门再次打开,第一次开门时无人出场,这时就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陆续离场了,虽然明知道可以拖到晚上六点交卷,但看到别人交卷,这无疑增加了文靖安心里的急躁。

然而他也只能焦躁,这次乡试本来就是带着点勉强来考的,如果多给他三年时间在府学读书,注释之类的必然会更加娴熟,也就不至于陷入今天这种境地了。

但问题是,写不出来就得又等三年,写得出来就有机会直接去京城。

他向来不喜欢等,更不想走回头路。

他放下笔,看着同一排考舍的五个考生随着监考官到明远楼那边交卷。

那些考生从明远楼那边回来,各自收拾考篮正式离开考试。

考场重新回归死一般的安静。

文靖安始终没有拿起笔,他静坐了一刻钟,最后用水洗手洗脸,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。

现在是八点,再想四个小时,到十二点把前四个小时的推测综合起来,选取一个最靠谱的主题写。

如此,他重新拿起笔,取一张新的草稿纸,写下之前从题目中推导出来的唯一一条线索。

郤犫好像要死了。

这人替晋国国君到鲁国借兵,为什么落得要死的下场?

那肯定是借兵失败了。

为什么借兵失败?

这个原因就有很多了,文靖安全部归结为两个,一个是内因,一个外因。

内因比较简单,就是郤犫本人的问题。

外因相对复杂,比如敌国为难、鲁国君臣反对、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等等。

外因比较复先不管,直接从内因着手分析,假如借兵失败是郤犫自己的问题,那他因为什么犯了致命的失误?

古人和今人一样有无数种作死方法,这很难确定,但文靖安想到既然是儒家这一套,那么总体离不开“仁义礼智信”这几样,董仲舒将这五种品德称为“五常”。事实上后世儒家弟子选择左丘、公羊和谷梁作为注释《春秋》的三本权威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三传部分体现了儒家要求的“仁义礼智信”这五常主题。

那么郤犫之死大概率就是他犯了儒家这五常忌讳,要么他不讲仁义,要么失礼失智失信。

想到这点,文靖安福至心灵,感觉自己跟答案已经很近了!

他现在就算是写五张纸条抓阄,也有五分之一蒙对的机会,笔答题变成了选择题!

但还不够,还要深入分析。

首先排除仁义,兵者国之大事,晋国派人出去借兵求援,关系自家生死存亡,国君和朝臣肯定不会派个不仁不义的东西出去,而且在晋国这边来看,派出去借兵的大臣脑子也要灵光,智商这方面要过得去,弱智别想来了,孟子说“是非之心,智也”,辨别是非是需要智慧的。

那就只剩下礼和信。

诚信这个主题相当具备吸引力,文靖安都蠢蠢欲动了,可又想到,郤犫如果是因为失信而死,那也应该是在借到兵马之后因为拒绝实现承诺被杀了,现在他没借到兵,而且晋国既然都知道不派不仁不义的东西出去了,那也不应该派一个失信之人去借兵,这人名声一定要好才能得到鲁国君臣认可。

如此,只剩下失礼这一项。

文靖安读过史书,春秋时晋国是大国,鲁国是小国,大国向小国借兵就像有钱人向穷人借钱,一般来说,我们(穷人)跟别人借钱都是好声好气甚至低三下四的,关键时刻认孙子也行,但晋国这种大国不同,就算是借钱,他派出去的使臣也要高人一等保持所谓的体面。

文靖安脑补那个郤犫到了鲁国朝堂应该是这么说的:“你们借不借?不借就弄你!”

在孔子的眼里,春秋礼崩乐坏,他作为鲁国人,于公于私都看不起郤犫这类自以为是不讲礼数之流,左丘明是孔子的知音,他写《左传》注释孔子的《春秋》,两人一定心意相通。

故此,郤犫的灭亡是因为他这人太狂了,自恃大国之臣而不讲礼节!

想到这一层,文靖安豁然开朗,有种冲出迷障的惊喜,这一刻,仿佛他与考官也成了知音!

关键是想到礼节这一层之后,他陡然记起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!

将事不敬!

十三年春,晋侯使郤锜来乞师——将事不敬!

左丘明后面的注释他背不出来,但“不敬”这两个字已然足够,直接印证了他前面全部的猜想!

至此,他正式把第五道题的主题定为“礼仪”二字!

如获至宝,他把礼仪两个字圈出来,压住内心激动,将剩下的空白草稿纸都取出来,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他和陈崇章、林宁宴等人的必练题,他也不用打腹稿,直接动笔。

被堵住太久的地方一旦通畅了,那就有种所向披靡的畅快感。

他原本想到的是中午十二时开始选题动笔,如今到了中午十二时,他已经把最后一篇的答案全部誊抄到了答题卷上,不过写到这时他早已经冷静下来了,放下笔,回过头,将全部五篇文章都仔细检查一遍。

到了下午一时,明远楼那边钟声再次响起,监考官如期进入考舍接受考生交卷。

这一次,文靖安带着考卷和草稿纸跟了上去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感谢在2021-09-15 19:26:25~2021-09-16 20:13: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:游手好闲妞 1个;

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唯物倾语 1个;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