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鸢语书屋 > 怀念我的公公 > 公公轮流住儿子家养老(4)——抚养关爱孙辈及收到两个孙女回馈
 
  公公重男轻女观念重,他对儿子和孙子非常看重。甚至称呼他们是“儿种“,对女子相对轻视,认为女子长大反正是别人家的人。而媳妇嫁进来则生是自家人,死是自己鬼。但他只是嘴上说说。并没有从实际行动中厚此薄彼。他没有女儿,我无从判断他对子辈是否重男轻女。但他对孙辈的孙子孙女同等关爱,同样对待,就是嘴上硬要分个轻重而已。他和婆婆这一生,带大儿子带孙子孙女,就没轻松过几年。而且公公婆婆呵护关爱孙辈的心,也像当初爱儿子一样真切。他的儿子们回报了他部分养育恩情,遗憾的是,他的孙辈因为种种原因回报爷爷参差不齐,不尽如人意。

  先说大哥大嫂家1988年生的女儿从小就长个男娃模样,看起胖嘟嘟可爱。她小时基本没麻烦公婆带,婆婆只去帮着带过她半年。以后都是大哥大嫂轮流一边工作一边带大的。大哥大嫂各自在单位认真工作,都担任中层干部,交际应酬多,培养出的娃独立生活能力强,学习也抓得紧,见的世面多。大侄女为人性格活泼开朗,情商智商都不错,而且她个子也遗传她妈高的优点,长到一米六八,从各方面都算是公公孙辈中的大姐大。她现在在某大学任教,去年生娃带娃期间还没耽误准备和参加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。找的老公也是研究生学历,为人忠厚老成,事业有成。大侄女一家现在和和美美。

  公公婆婆之前虽然没有亲自参与她的成长,但也经常挂念,对她一路走来的成长和收获也很高兴。公婆以前去看望大哥大嫂和大孙女,总要带很多乡下特产。比如几十个自家土鸡蛋,几个自家土腊肉,几把自家做的挂面,一袋子自家做的红苕淀粉等等。大哥一家回乡下看望公婆时,他们也盛情接待,还要给大孙女打发钱。

  反过来说,我这大侄女脾气好,完全没有遗传大哥的暴脾气,在孝敬父母和孝敬爷爷婆婆方面做得很不错。记得2010年暑假我们给查出癌症的婆婆摆酒席,庆祝她生日那天。大侄女非常会带动气氛,给她婆婆脸上抹蛋糕,拍照,说笑话,把她婆婆逗得十分开心,而且她那天还负责登记来人送礼账目,做事十分尽心。公公后来轮流在儿子家养老时,她回娘家也对公公十分尊敬,还给公公买过一套夏天穿的唐装。公公去世前两年又给公公买过一件质量较好的棉衣。大侄女作为孙辈,算是做得很不错的。

  说到给公公买衣服这件事上,因为公公很节约,他一般抗拒自己买衣服,也不喜欢后人帮他买太多衣服。因为他怕花钱,说衣服多了又不容易穿烂,万一死了,衣服没人穿可惜。我们多次想帮他买衣服,一征求他意见,就遭反对。他的口头禅是我的衣服多得很,穿不完。偶尔才愿意添置一件衣物。我们多数时候尊重他的选择,偶尔也未经同意就直接给他买回来。他表面说哎呀,可惜钱了。实际穿新衣服还是很高兴的。

  话又说回来,公公对大哥不满意,对大哥的女儿是很满意的。经常表扬他的大孙女能干,要其他孙辈向她学习。大孙女给他买的唐装衣服,领口穿烂了也舍不得甩。大孙女婿给他洗过一次脚,他也反复给我们讲。去年过年他回大儿家养老,大孙女带娃回娘家住一个月,他逗小娃娃,享天伦之乐,那个月过得特别开心。大孙女带娃分别时,我公公舍不得她们走,还哭了。

  再说二哥家的大女和小儿,基本靠公婆带大。从二嫂和二哥一起出门打工那年算起,公婆把二哥二嫂留守的大女从8岁带到18岁,直到她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被我先生接到成都打工为止。公婆一年后又加上抚养二哥的儿子从两岁带到14岁,直到婆婆于2010年查出癌症,当时已在成都这边打工两年的二哥二嫂才把儿子接到身边读初二,又是我先生帮忙联系学校,帮着跑人情减免外地户口高价费。

  按理说公婆对这两个孙娃付出最多,应该收获更多回馈。事实恰恰相反,当然有多种原因造成。第一,他们是留守儿童长大,爷爷奶奶隔代抚养有代沟,还是不如父母抚养他们的感情深。而且近距离生活,难免经常遭遇公公的怀脾气,或多或少对公公有些怨念。第二,他们因为家庭条件和抚养环境不同,各方面能力和情商都比大侄女弱,学习成绩也不如大侄女,后来只能找到普通打工工作。他们自身都难保,哪有心情和能力回馈公公。第三,他们从小缺少父母在身边指导和帮助成长,所以为人处世方面稚嫩,不如大侄女懂事,有些方面非常不成熟。

  以我二哥二嫂的大女为例,她比大哥家女儿小一岁,从小长得比较漂亮,小时就经常在爷爷婆婆家玩,8岁就留守在爷爷婆婆身边。她性格不如大哥家女儿开朗,因为母女连心的因素,她对爷爷婆婆的感情不如对远方打工的母亲深。一旦二嫂和公婆发生争执,她在内心是站在母亲这边,加上公公嘴上经常有重男轻女的话。她对婆婆感情相对好,对爷爷有怨念。在成都这边她打工几年后,自由恋爱结婚生两个女。对方是成都这边本地人,从事开挖掘机工作。小伙子本身很不错,就是家里太穷,有个从50多岁就终日在家游手好闲不管事,不挣钱,到处借钱喝烂酒的酒**亲。母亲相对能干点,帮着做家务带孩子。我二哥的女儿只考虑爱情因素,不综合家庭情况,执意嫁入这个一贫如洗家庭,一起住在农村。当时对方家庭连一分钱彩礼都送不起,谎称我们成都这边农村结婚不兴送彩礼形式,还要求跟女方分摊办婚礼租车接新娘那几百块钱的费用!幸好结婚酒席钱没要女方分摊。因为他们怕去的客人多,把举行婚礼日期定成周一。女方又是外地人,当天女方亲戚最多去了一桌人去赴农村坝坝宴。连我二哥的小儿子当天因为要读书,都没法参加亲姐姐的婚礼。这婚礼形式和日期真的很奇葩。我当然不是说一定要男方送彩礼和婚房才能结婚,而是觉得既然在农村生活和办事,适当尊重农村风俗意思一下也行。可男方家庭连意思一下的能力都没有。

  结婚后,二嫂的女儿尝到生活的残酷。她婚前打工几年没存下一分钱,当月光族,工资全部用于买衣服打扮和生活娱乐。婚后不敢再如此大方任性花钱,遇到大事还要伸手向二哥二嫂借钱运转。

  她在艰苦环境中慢慢成熟懂事,也脱去骄娇二气,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平时也关心。她唯独疏忽了关心抚养她长大的公公婆婆。

  婆婆2010年患病,到2012年去世,那时孙辈年龄都小不懂事,不懂怎么在礼节上孝敬老人,可以理解。可是公公后来轮流住儿子家养老时,二哥的女儿对公公疏忽了。她忘记了公公抚养她父亲,还给她父亲治病,又抚养她姐弟成长的两代恩情。她可能只记住了公公的坏脾气,以及公公经常与她妈吵架,而她永远是站在母亲这边,一起放大公公的缺点,忽略公公的优点。

  我公公是会计出生,性格多愁善感,善于抓细节。他对这个亲自带大的孙女是不大满意的。他跟我聊天说起,这个孙女当初在老家,有话不直接对他说,要打电话给外面打工母亲说,由母亲打电话给公公转答。他也看不惯这个孙女出生贫寒家庭,工作以后相对铺张浪费。他说孙女回娘家不在家洗头,要跑外面花15元洗头。说孙女买个口口脆小西瓜,挖几勺,还剩很多红瓤子就扔了。(其实孙辈这一代普遍比我们上一代两代浪费,这是潮流,公公与其他孙辈接触少,与二哥的子女接触多,他也相对放大孙辈的缺点。)

  公公尤其不满的是,当他轮到二哥家养老,有时病情加重住进附近医院时,二哥的女儿回娘家来碰到,从没有买几个水果提着到医院看望一下他,关心一下爷爷的病情。公公并不是想吃孙女的水果,他本身什么水果都不喜欢吃,他只想在晚年得到孙女从形式上的关心。可惜二哥的女儿忽略了这个形式,也许她在内心是关心爷爷的,却没让爷爷感受到。

  更有一次过年让公公特别介意。那年他轮到在二哥家住,他亲自带大的孙女回娘家来团圆了,还给家里爸妈弟弟都买了衣服,唯独没有给公公买。当晚发衣服试穿的情形特别尴尬,公公就像没有得到糖吃的小孩很委屈。他事后多次对我说,他不是想穿新衣服,他自己也有钱买得起。而是在那种场合,孙女给家里人都买,却不给他买衣服。让他尴尬,也说明孙女心里没有他。

  唉,这件事老人也只能对我说说,他到死也没对二哥一家提过。公公每年给所有孙辈发压岁钱,孙辈有了孩子,他又发给曾孙辈压岁钱。他本身并不缺钱,就是想子辈孙辈做些孝敬的事,让他从形式上体会到被关心。可惜后人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,又被他记住了,长期耿耿于怀。

  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